【案情介绍】
2006年lO月10日下午,张某、王某等三人在龙湾区永中街道二号街某茶座前面的路上,其中一人故意去撞一辆路过的黑色别克轿车,然后三人以同伴被撞伤为由向车主敲诈现金3000元。三天后的下午,娄某、何某某在龙湾区天河镇高轩村文化路上,娄某故意去撞一辆途经的银灰色奇瑞瑞旗云轿车,然后打电话叫来王某等人一起向车主敲诈,车主被迫交给娄某、何某等人1200元。
此后,2006年10月至今年l月,他们又制造类似“碰瓷儿”事故30余起,被敲诈车辆包括各种小轿车、运煤大货车、五菱小货车、小四轮、微型小车、摩托车,敲诈所得最多的一次为5000元,少的也有数百元。娄某等人“碰瓷儿”事故愈演愈烈,最后达到连三轮车也不放过的地步。2006年12月的某一天,何某、张某途经龙湾区永中街道中河路和镇标路交叉口的一座桥上,见一辆运泔水的三轮车经过,两人即以何某被三轮车碰撞为由,向三轮车主敲诈现金100元。案发后,娄某等人被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查明,娄某共参与敲诈勒索29次,涉案金额为42600余元;何某共参与敲诈勒索29次,涉案金额为38700余元;张某共参与敲诈勒索29次,涉案金额为38800余元;朱某共参与敲诈勒索13次,涉案金额为22100余元;王某共参与敲诈勒索4次,涉案金额为10700元。随后,法院对娄某等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3个月、、5年、4年等有期徒刑和缓刑。
【关键词】
“碰瓷儿”(北京方言):表示故意弄坏东西让人赔偿,现在的意思是耍骗术骗人,以讹诈取利就叫做“碰瓷儿”。现在“碰瓷儿”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发生于交通事故中,“碰瓷儿”人故意被车辆撞倒,或发生轻微摩擦,然后诈取司机钱财。
【案例评析】
每天城市里车来人往,一些人借机打起了歪主意,借此“碰瓷儿”机会,敲诈司机。“碰瓷儿”又称“歪筐”,即犯罪分子故意碰在车上,以被司机撞倒为由讹诈钱财。“碰瓷儿”貌似交通事故,但并非真正的交通事故,从前面我们介绍过的交通事故的构成条件可以看出,交通事故的主观方面必须是非故意,这一点“碰瓷儿”是不具备的。“碰瓷儿”现象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以至于司机开车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从上面的案例中,分析这些违法分子的惯用伎俩,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供司机朋友借鉴,积极防范应对“碰瓷儿”者设计的骗局呢?“碰瓷儿”骗局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对“碰瓷儿”的认识
1.“碰瓷儿”发案地点特征及对象。“碰瓷儿”团伙最青睐的地方是丁字路口或十字路口转弯的地方,其他如城郊、集镇农贸市场等交通相对混乱的地方以及城区无交警值勤的路段,行人、车辆较多的地方;发现或被告知发生车祸前车速往往已经降了下来,速度一般不是很快。主要针对女性司机或外地牌照、价位较高的车辆。而正在违章的车也往往是“碰瓷儿户的目标。
2.撞车位置及“伤者”伤势特点。撞车位置一般在车的侧面,“伤者”的倒地位置则多在车的右侧,因为这样“伤者”不会因司机刹不住车而发生意外,从而增加其安全保障;碰撞的程度往往比较轻,虽然倒地后有的会出现鲜血淋漓的恐怖场面,但多是作案人事先怀揣动物血而上演的“苦肉计”,目的无非事后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真去医院检查时并无损伤或损伤程度并不严重。
3.“碰瓷儿帮”的“索赔程序”。“出事”后往往会有与“伤者”有某种亲戚关系的人及时出面与司机进行讨价还价的“索赔”,甚至还有人唱“白脸”威胁或对司机动粗,少数“碰瓷儿”团伙还会“理直气壮”将“伤势严重”的同伙送医院或竟然敢打报警电话以给司机造成心理压力,使闹剧更为逼真。当然,之所以敢假戏真做,那些“车祸”中的被撞者往往是作案人精心寻找的骨折没有痊愈者,他们利用医院检查把关不严的弊端或与医院的医务人员相勾结,将拍到的x光片作为敲诈司机的要价砝码。由于“证据”充分,司机往往对此无话可说,掏钱便格外痛快,这就使得“碰瓷儿”团伙屡屡得手,乐此不疲。
二、应对“碰瓷儿”的办法
特别提醒的是,不少结帮“碰瓷儿”的还会在司机不注意的情况下盗抢车内物品,这一点驾乘人员一定要格外小心。其实,“碰瓷儿”者利用的就是司机遇事怕麻烦的心理,也有些车主认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权当是破财消灾。正是这种心理给“碰瓷儿”者造成了可乘之机,不仅严重损害了车主的自身利益,也助长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因此,车主要敢于同“碰瓷儿”者作斗争,绝不能忍气吞声,要尽量到交管部门解决争端。
如何应对不法人员借交通事故“碰瓷儿”骗局,以下五招可供司机借。
招数一:保持冷静,保管好财物。立即停车,车辆不得移动,保持冷静,通过电话寻求支援(亲友、同事等);下车后锁好车窗、车门,以防车上物品遗失。
招数二:及时报警寻求帮助。听取对方处理意见进行判断:如在自己可接受范围内,考虑私了;如对方要求过于苛刻,则按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办理。若根据判断是“碰瓷儿”的,请立即拨打“ll0”报警。当他们看到司机已经报警时,部分作案人在心虚胆怯之下,往往就会终止违法犯罪行为,因为这些人一般在当地都有“底案”,怕面对警察后“穿帮”,只有识趣”地放弃“索赔”了。
招数三:危险路段加倍小心。当机动车行驶至转弯或交通混乱路段时,司机一定要精力集中,不要有交通违章行为,以防授人以柄。不要跟车过近或越线行驶,防止不法之人以破旧车辆来“破罐破摔”,故意制造车祸达到索赔的目的;当确认事故与己无关时,要注意保留好现场证据,特别是想法留住目击证人,切勿私自移动现场。夜间发生事故时,不要急于下车,在弄清情况确认安全后再下车处理,发现异常时要及时报警求助。
招数四:谢绝“好心人”的调停,故意虚张声势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和同情。调解“碰瓷儿”者往往都是两三人团伙作案,并分工有“碰瓷儿”的,有混在围观人群中假装调解的,还有负责放哨的。当“碰瓷儿”者与与事人僵持不下时,就会出现“好心人”上前“说和”,此时司机不要听从这些“好心人”劝解,也不要害怕被围观,其实心虚的“碰瓷儿”者更怕路人看穿其中的“猫腻”,这时司机只要抱定“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以足够好的心态争取围观群众,就会赢得有利局面。
招数五:先去医院为伤者检查。司机遇“碰瓷儿”者,可提出先去医院检查,同时尽快通知自己车辆的投保保险公司,随后应保管好相关票据和事发地交通事故办案部门证明材料,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自己的损失。特别强调:如果出现骨折的情况,应当对受伤者进行能够对新旧伤有效鉴别的检查,如CT检查等,虽然花费高些,但能够有效避免受伤者用旧伤进行欺诈。
当然,面对“碰瓷儿”,交警也有一定的判断依据,例如:车辆行驶线路、车速、现场路况、事故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等。“碰瓷儿”不是交通事故,依据《刑法》的规定,“碰瓷儿”本身已经构成了敲诈勒索,对于屡次作案、数额巨大的,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专家提示】
“碰瓷儿”三部曲:先是主动发生碰撞、假装受伤,然后群起而攻之,使车主情绪激动,最后提出处理方法,索要赔偿。对于车主来说,须谨慎驾驶,面对“碰瓷儿”骗局要擦亮慧眼,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寻求帮助,敢于同不法分子作斗争,维护社会正义之风。
【法条链接】
《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微信公众号搜索:四川川胜律师事务所 或 sccsls
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 2010-2016 四川川胜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