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1投资者以交易所审核创设权证违规为由而提起的民事侵权之诉, 具有可诉性
规则2解除权在诉讼程序上表现为形成之诉, 当事人没有提出诉请的, 人民法院不能径行裁判
规则3当事人基于同一份债权转让合同、 同一法律关系而向同一债务人提起诉讼, 不涉及合并审理
规则4多个债务纠纷的债权人、 债务人均相同, 债权债务性质亦相同, 且均属于同一法院管辖范围, 仅债务担保人不同的, 可以合并审理
规则5连带责任之诉中, 原告基于其诉讼利益的判断而选择其中某些主体为被告, 不违反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应予尊重
规则6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人民法院认定不一致的, 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不得径行对当事人未予主张的法律关系作出裁判, 否则构成对对方当事人抗辩权利的剥夺
规则7原告提出两项诉求分属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 有权请求法院对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分别作出认定
规则8案由应当表述与诉讼请求在法律上、 事实上有直接关联的法律关系
规则9在共同诉讼中, 原告之一或者被告之一住所地不在本辖区内, 属于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
规则10双方当事人协议可向各自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的约定, 实质是选择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规则11涉外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对于协议选择管辖法院条款的效力,应当依据法院地法的规定进行判断, 与争议民事关系的准据法所属国的法律规定无关
规则12法院受理案件有多个被告, 案件进入实体审理阶段后, 即使辖区内被告不是案件的适格被告, 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对该被告起诉的, 并不影响案件实体审理, 无需再移送管辖
规则13当事人不能以其不是适格被告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
规则14案件受理后被告依法提出管辖权异议的, 受理案件的法院应当就确定案件管辖权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全面审查, 高级人民法院可依法行使一审专利纠纷案件管辖权
规则15涉外民事诉讼中, 被告有权以 “不方便管辖” 为由抗辩原告的起诉, 但受案法院有权酌情裁量是否采纳
规则16民政部门不具有作为身份不明死亡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赔偿权利的主体资格, 不是案件的适恪诉讼主体
规则17法人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后没有进行清算, 也没有办理注销登记的, 依法仍享有民事诉讼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开办单位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规则18少数民族乡政府为维护本区域内的公众权益,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侵犯本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诉讼
规则19对股东代表诉讼达成的调解协议, 须经股东所在的公司和未参与诉讼的其他股东同意后, 人民法院才能确认其效力
规则20诉讼和解协议是案件当事人为终止争议或者防止争议再次发生, 通过让步或处分自己的权益而形成的合意, 和解协议的内容不限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事项
规则21被告方数个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 将法律文书仅送达至其中一个企业法人的, 不属于审判程序违法
规则22当事人就占有使用国家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而发生的借款合同纠纷,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规则23判断基于同一纠纷而提起的两次起诉是否属于重复起诉, 应当结合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及其依据, 以及行使处分权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规则24民事判决生效后, 被告就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依据“一事不再理” 的原则, 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
规则25已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 当事人就该事实再行提起诉讼, 应依法予以驳回
规则26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 而在二审中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的,通常第二审人民法院不予审查
规则27当事人超出原审范围增加、 变更的诉讼请求, 原则上不属于再审审理范围
规则28再审应当限于原审的审理范围, 而不能超出原审范围进行裁判
规则29人民法院发现已生效的调解书确有错误, 认为应当必须进行再审的, 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规则30案外人可以通过另行提起诉讼解决其与案件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 其不能作为再审申请的主体
规则31人民法院在执行中为保障抵押物的正常经营, 可委托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托管
规则32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的,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生效判决
规则33人民法院可依法强制公司收购控股股东的公司股份,并以收购款顶抵控股股东所欠公司债务
规则34处理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案件,应当审查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是否确有程序和实体错误
规则35被执行人与其他人将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工程等资产变更至新建公司名下,侵犯工程价款优先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院有权追加其他人和新建公司为被执行人
规则36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当事人均应受该合同条款的约束
规则37当事人约定仲裁管辖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并订立仲裁协议,仲裁条款也只在达成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
规则38当事人签订多个合同,未约定仲裁条款的合同发生争议形成诉讼的,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规则39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机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 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约定;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元效。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规则40涉外合同中当事人约定适用于解决合同争议的准据法, 不能用以判定仲裁条款的效力
规则41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当事人仅以经手人涉嫌犯罪为由主张中止案件审理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规则42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同一行为, 同时涉及民商事纠纷和犯罪嫌疑的, 应分别审理
规则43民事案件的审理并不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 无须中止审理
版权所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民事诉讼卷(上、下册) 第二版
微信公众号搜索:四川川胜律师事务所 或 sccsls
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 2010-2016 四川川胜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