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融资手段和投资工具,债券的特点可以从投资者和融资者两方面来阐述。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具有如下特征:
(一)收益性
债券的收益性是指债券能为债券的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息收入。债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债券的投资者能够定期地获得利息收入;其二,债券投资者可以在债券二级市场上通过转让债券而获取差价收益,其高低因债券的期限长短、流动性强弱以及风险大小的不同而不同。
(二)流动性
债券的流动性就是指债券转变为现金的变现能力。流动性代表一定的变现灵活性,它主要取决于市场对债券投资者转让债券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债券一般都可以自由转让,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其他的合法场所进行自由流通转让口由于流动性强的金融资产有利于及时实现投资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且,这样也有利于投资者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把握市场机遇。因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对投资者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对于债券而言,其流动性与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债券自身的吸引力及债券的偿还因素密切相关。
(三)偿还性
债券发行人必须按照约定的条件和确定的偿还期限按期还本付息,并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债券的偿还性使得资金募集使用者不能无限期地占用债券投资者的资金,他们之间的借贷关系将会因债务的清偿而终结。
(四)低风险
债券投资的风险比较低,因为其到期需要还本付息,有确定的预期收益,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债券的发行需要经过有关政府部门或市场机构的严格审查,只有信誉较高的主体才能发行债券,因而,债券的到期还本付息能够在这个方面获得较为可靠的保证。另外,由于债券有较强的流通性,当投资者急需现金的时候,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持有的债券的方式收回投资。而且,即使是发生发债主体破产事件,债券持有人的债权也通常是优于股东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从债券发行人的角度来看,与股票融资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具有如下特征:
(一)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配股除外)相比之下的优势
1.债券融资不会影响企业的控股权
债券融资所募集的资金在发行人的财务报表上归属于“负债”科目,而股票融资所募集的资金则归属于“实收资本”科目;债券融资不会改变发行人的股本比例,不会改变发行人的股权结构,无论发行债券的额度多少,都不会改变公司股东的股权比例,不会影响企业的控股权。而股票融资增加了发行人的股本,改变了发行人的股权结构,稀释了发行人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如果发行的股票数量过多,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大股东对企业的控股权。同时,通过债券进行融资不会摊薄发行人的每股收益。由于债券融资不会增加发行人的股本,在总利润确定的情况下,发行人的每股收益不会因债权融资而被摊薄;而以股票方式进行的融资由于增加了发行人的股本,会相应地摊薄发行人的每股收益。
2.债券融资能起到税盾的效果
债券融资是指债券融资的成本(即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这降低了税收对企业净利润的减负效应。相比之下,股票融资的成本(即股利)则在税后支付,不能起到税盾的效果。如果不考虑利息和股息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并假设相同融资额度产生相同的毛利润,则债券融资方式产生的毛利润所支付的税款会低于股票融资方式。
3.恰当的债券融资规模能够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恰当的负债率能够使得企业实现“借他人之手,谋自身发展”的良好效果,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合理确定中期、长期的债券融资规模,可以据以调整企业负债率。相比之下,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则不能实现这方面的效果。
(二)债券融资与贷款融资相比较之下的优势
1.规模优势
债券融资方式更能满足企业对大量资金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已经发行的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而言,债券融资的规模从数亿元至数十亿元,数额远远高于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获得的融资规模。
2.债券融资利率水平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相同的融资额度,债券融资所支付的利息通常会低于银行贷款所应支付的利息,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情况下都会低于银行中长期(1年以上)贷款利率,因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3.期限灵活,利率灵活
企业债券期限比较灵活,利率形式也较灵活,可采用浮动利率或固定利率。债券发行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参考债券发行当时的市场情况,灵活设计债券的偿还期限以及票面利率。相比之下,银行贷款的期限和利率根据不同的贷款种类而相对确定,银行和借款企业可协商的空间较小。
4.宣传优势
债券的成功发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公众知名度与品牌效应,是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树立资本市场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但普通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则无法实现这方面的效果。
微信公众号搜索:四川川胜律师事务所 或 sccsls
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 2010-2016 四川川胜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